枇杷观赏价值与应用,栽培技术,繁殖方法,养植要点
初夏,枇杷树上结满一簇簇金灿灿的果实,在绿叶中若隐若现。
枇杷又名芦橘,为蔷薇科枇杷属常绿小乔木,高3~8米。小枝粗壮。被锈色绒毛。花期11月份至翌年3月份,果期翌年4~5月。枇杷树形浑圆,枝叶繁茂,病虫害较少,寿命长,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。果实呈球形或椭圆形,黄色或浅黄色。花白色或黄色。枇杷的名称很多,除叫芦橘外,还有金丸、蜡兄、蜡丸、粗客枇杷等,这些称号大多是容易理解的,无非是形容枇杷的果实颜色金黄,浑圆似丸,叶面如蜡。我国是枇杷的故乡。《周礼》记载:“树之果葳珍异之物。”珍异是指枇杷和葡萄。唐诗说:“芦橘为秦树,葡萄出汉宫。”芦橘是枇杷的别名,这说明枇杷的栽种历史已有3000多年了。唐代,枇杷被列为珍贵贡品,产地逐渐扩展到大江南北。据宋代《本草衍义》记载:“枇杷其叶似琵琶,故名。”枇杷叶呈长倒卵形,确实很像琵琶。
枇杷在南方主要是作果树种植的。目前,我国有100多个栽培品种。大致可分为草种枇杷、红种枇杷和白沙枇杷3个系。草种枇杷果实大部分呈长圆形,皮较厚韧,果皮和果肉均为淡黄色。红种枇杷果实大多为圆形,橙红色或浓红色,果皮较草种薄,易剥离,味甜淡质细。白沙枇杷果实大部分呈圆形或稍扁,果皮薄易剥离,果皮淡黄或微带白色,果肉洁白或微带黄色,汁多而甜,质细而鲜活。

【观赏价值与应用】枇杷树树势整齐美观,叶大荫浓,常绿而有光泽开花在11月份至翌年3月份,果熟5~6月份。因为冬季百花齐凋落,枇杷花更惹人喜爱。枇杷适宜庭院栽培,果肉柔软多汁,酸甜可口,是初夏佳果。枇杷一年能抽枝3~4次,比其他果树多1次。枇杷四季常青,寒暑无变,冬季白花缀枝,5月份黄果满树,古人赞曰“秋萌冬花,春实夏熟,备四时之气”。枇杷除作水果外,还可作佳肴,“枇杷咕噜肉”、“枇杷炒子鸡”是广州难得的时菜。枇杷树木质细韧,可作雕刻用。
【栽培技术】枇杷树性喜温暖、湿润的气候,生长发育要求较高的温度,一般平均温度在12℃以上即能生长。在阳光好的地方,植株生长强健,但需有充沛的雨量和湿润的空气,15℃以上温度生长最为适应。
枇杷对土壤适应性较广而且强,一般砂质士壤和砂质黏土中均能生长,最为理想的是土质深厚和疏松、保水保肥力强、腐殖质丰富,pH为6左右的土壤。在梅雨季节要加强排水防涝。对枇杷树的修剪;只需去除不适当的枝条即可以。
枇杷的施肥在每年秋冬季开花前可施1次有机肥,并用摇雪、裹草来防冻害。【繁殖方法】繁殖以播种为多,也可用嫁接繁殖。嫁接时间为每年3~5月份采用2年的实生苗或石楠用切接法嫁接。如有7~8年生较大苗木,可用高接法嫁接。
【点评】枇杷树喜欢肥多,开花前可施以磷钾肥为主的有机肥料。枇杷如需移植,需带泥垛。小苗在3~4月份移植,也可在梅雨季节移植,大苗移植春秋两季都行,秋季可在10月份移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