肾蕨观赏与应用,栽培方法,繁殖方法,养植要点
肾蕨以色泽淡雅,叶片下垂,丰满的株型而誉满观叶植物中,它盆栽能丰富空间层次,美化人们的居室,而地栽能充满野趣。
肾蕨也叫“蜈蚣草”,为骨碎补科多年生草本蕨类,是一种观赏蕨类。原产于热带、亚热带地区。常见于溪边林中或岩石缝内及附生于树木上。
【观赏与应用】肾蕨是国内绿化布置较受欢迎的观叶植物,它植株形态自然、潇洒,尤作吊兰栽培,很有风韵。

肾蕨一身是宝,全株可入药。有消肿解毒、清热利尿作用。地下块茎入药叫马骝卵,可治感冒、咳嗽、肺炎、痢疾、疝气、疳积烫伤、刀伤等疾病。
【栽培方法】肾蕨盆栽管理十分容易。可用泥炭土或腐叶士和少量园土混合作培养土种植。由于它的根系分布较浅,所以可用浅盆栽植。每隔1~2年换1次盆。若在盆中加入少量的骨粉、蛋壳粉等钙质养分,更有利于肾蕨的生长。肾蕨喜欢明亮的散射光,但也能耐较低的光照,可置放于室内北窗栽培。冬季放在半光线处培养也能生长良好。肾蕨虽耐旱,但生长季节要经常保持土壤湿润,并应经常喷水增湿,特别是在高温干燥季节,这样更有利于它生长。另外,肾蕨根为不定根,吸水、保水能力差,又加上地上部有丛生茂密的羽状复叶,所以它不耐寒,因此必须及时供给水,否则干燥过久易造成叶片枯黄脱落。空气湿度一般需保持在50%~60%以上。
肾蕨在11月份,气温降低时应移入室内,减少浇水,停止施肥,室温保持在5°℃左右,短时间温度低些也不至于使其受到伤害。若发现其受冻,可剪去全部叶片,节制浇水,逐步升温,经过段时间仍可恢复生机,长出新叶。
【繁殖方法】肾蕨的繁殖常用分株法。分株繁殖多数在每年的春季换盆进行,将生长茂密的老株从盆中脱出,除去培养土,把铁丝状匍匐茎分切成几份,每份都带有不定根和少量叶丛,然后将它们分栽于有土的新盆中,浇足水,放于阴湿地方,以后保持盆土湿润即可。
【点评】肾蕨是一种很耐阴的观赏蕨类,生长繁殖力强,尤其在阴湿之处种植很有野趣,点缀室内阴暗之处或悬挂种植观赏,很有古老原始的情趣。
相关阅读

肾蕨叶黄怎么办
腎蕨叶黄主要是水浇得太多、根湿烂或完全无光而引起。另外,受冷冻伤或光照太强也会引起枝叶枯黄。肾蕨种植要有少量的光线与保暖湿润才能生长良好,叶子翠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