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> 茶道> 正文

唐代最有代表性的饮茶方式是怎样的?

文章作者:茶道常识发布时间:2019-02-05 10:20:01

唐代泡茶法中最有代表性的当属“煮茶法”,陆羽在《茶经·五之煮》中进行了详尽的描写。这种饮茶法的情况大致如下

炙茶。考虑炙茶的禁忌、方法、火候、炙茶前后的茶况

碾茶。考虑碾茶的时机、末茶的等级;

择火。煮茶宜用的火及煮茶忌用的火

择水。考虑煮茶用水的等级及注意事项,煮茶忌用的水及其对健康的影响

水温。考虑判断水温的依据,如一沸、二沸、三沸及超过三沸的情况

调味。煮沸时加入适量的盐,以不要感觉到咸为度

置茶。

煮茶。

分茶法。令沫饽均;

汤花的欣赏。花,沫,饽

饮茶量。第一、二碗最好,第三碗其次,第四、五碗尚好,再多则不宜了

分茶量

饮茶养身原则。趁热喝;

茶性与品味的关系。不宜广泛

汤色和香气的关系。浅黄色时香远闻,最美

茶味的特性和茶的关系。

供茶法。考虑供茶的原则,分为多人用供茶法,六人以下供茶法。

以上可帮我们了解唐代首创的细致入微的饮茶方式。


相关阅读

什么地方利于高质量茶树的生长?

昼夜温差大的地方有利于高质量的茶树生长,一般是指山地茶园,昼夜温差大时白天温度较高,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,生成较多的有机化合物质,晚间气温较低,茶树呼吸消耗较少

如果茶树任其生长,会是什么样子?

我们看到的茶园都是整整齐齐的茶树,如果任其生长,茶树长相会如何?茶树系多年生常绿乔木或灌木,野外自然生长的树高可达5~7m,人工栽培者为采摘管理的需要则控制在60~100cm高。

人工栽培的茶园是怎样管理的?

现在人工栽培的茶园多采用条栽的集约栽培模式,即将茶树种成一行一行的。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单位面积茶园的茶树株数,在符合合理密植和较好的栽培管理条件下,产量高,稳定

花茶是如何加工的?

我们常喝的花茶都是熏花茶。所谓熏花,并非用火熏点干花,而是利用茶叶对水汽、香气具有吸附性的特点来吸附鲜花的香气。具体方法是将茶叶和鲜花拼拌在一起,让茶叶慢慢地吸

茶叶应该怎样保存?

高档茶摆在投射灯下吸引客人注意,低档茶塞在脏乱的仓库里,应该都不是良好的保存方法,那茶叶应该怎样保存?茶叶的一般存放法应注意以下四点:(1)保持干燥。

茶的六大分类是怎么来的?

我国常说的六大茶类主要是以干茶的色泽和汤色来分,包括:绿茶、黄茶黑茶、白茶、红茶和青茶。绿茶是我国最早产生的茶类,唐宋时期以高温水蒸气杀青的蒸青团茶为主,到明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