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> 美容> 正文

美艳肌肤的重要成分—脂肪

文章作者:美容营养书发布时间:2019-01-16 17:32:22

在这个讲究骨感美的时代,女人们为了保持身材,对脂肪可谓深恶痛绝,不仅避免吃肉类等富含脂肪的食物,还要通过药物、按摩、精油等手段来吸脂、排脂,总之,就是希望体内的脂肪越来越少,身材越来越瘦。可女人完全拒绝脂肪时,不仅难以获得美丽,还会连自身的健康也丢掉了。由此可见,女人必须对脂肪有一个正确的认识。

肪由一个甘油分子和三个脂肪酸化合而成,故又称“甘油三酯”,也称油脂。脂肪酸是构成脂肪的基本元素,根据碳链上有无双键及双键数目,脂肪酸分为饱和脂肪酸、单不饱和脂肪酸及多不饱和脂肪酸;根据脂肪酸分子结构中从甲基端数第一个不饱和键出现的位置,将脂肪酸分为u系列不饱和脂肪酸

脂肪的功能

1.结构功能

肪是人体必要的构成物质,细胞膜基本上都是以脂肪为主要构成物质。可以说,没有脂肪,便没有了人体。只要对皮肤的结构有所了解,女人就会发现皮肤下面有很厚的皮下脂肪,正是这些皮下脂肪让女人的皮肤看上去饱满、富有弹性。随着年龄的增加,皮下脂肪会慢慢减少,皱纹便出现了。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女人在年轻时很苗条很漂亮,一过了30岁就老得快,而那些比较丰满的女人,相对来说却老得慢一些,这就是脂肪的功劳.

2.提供和储仔能量

人体每日需要的热量约有30%是由脂肪提供的,这些能量支撑着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。可以说,没有脂肪给女人提供能量,女人就难以维持身体功能的正常运转,更不要说跑跑跳跳做运动、精力允沛工作了。此外,脂肪细胞储蓄了大量的能量,当消耗的能量超过摄入的能量时,脂肪便把储存的能量释放出来供人体消耗。女性在怀孕和哺乳期间,需要大量的能量,脂肪组织在这里发挥重要的作用

3.脂肪促进女人的性发育

研究发现,女婴从诞生之日起,体内就带有控制性别的基因,在青春发育期来临之前,只有当体内脂肪储量达到17%时,这种基因才能把遗传密码传递给大脑,从而产生性激素,促使女性月经初潮和卵巢功能的形成;只有体内脂肪含量超过22%时,才能维持女性正常排卵、月经、受孕以及哺乳功能如果女性盲目节食,抵制脂类食品,体内大量蛋白质和脂肪被耗用,造成雌激素缺乏,便不可避免地会使月经初潮推迟或月经失调,严重者可发生闭经。

1.保护身体纠织

脂肪是器官、关节和神经组织的隔离层,可避免各组织相互问摩擦,对心、肺、胃等器官起保护和固定作用。

尽管脂肪对女人的身体有种种好处,但如果摄入脂肪的方式不当,也会带来肥胖等健康问题。在女人膳食总能量中,脂肪提供的能量最好在20%~30%。按照一般成年人每天需要摄入1800)~2600卡路里能量以及30%的浮动上限来计算,是每天摄入60~85克脂肪

女性之所以肥胖,除了食用油这种9%含量都是脂肪的东西外,女人可能还吃下了很多“隐形脂肪”:100克蛋黄的脂肪含量为21.1克,100克瘦猪肉中脂肪含量为28克,而100克花生米中的脂肪含量更是高达44.4克。因此,女人要尽量控制这些高脂肪食物的摄入。

此外,脂肪也有“好”、“坏”之分。食物中所含的脂肪可以分为两大类:一类对健康有益,例如,多不饱和脂肪酸;另一类则是女人发胖的元凶——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。营养学家们认为,女人摄入的脂肪中饱和脂肪酸的数量应小于脂肪总量的1/3,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数量则不应少于脂肪总量的1/3。然而,大多数女人缺乏真正的好脂肪,也就是a-3和a-6这两种脂肪。这些脂肪存在于鱼类(特别是深海鱼,如鲑鱼、金枪鱼、三文鱼等)和植物种子(如亚麻籽、南瓜籽、向日葵籽、芝麻、玉米、大豆等中,但大多数女人没办法通过食用鱼和种子获得足够的好脂肪,那么,种子由便是女人最方便的选择

营养专家提醒您

美国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,食用高脂低碳水化合物食物能否达到减肥效果,取决于身体能不能产生一种特定的物质——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-21,来帮助燃烧脂肪。在体内存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-21分子的情况下,女人摄入大量脂肪但不摄入碳水化合物时,身体会调整代谢模式,转而消耗储存的脂肪,把脂肪运送到肝脏供分解;相反,则会导致脂肪大量堆积


相关阅读

猕猴桃蜂蜜汁,改善肌肤缺水状况

猕猴桃蜂蜜汁,改善肌肤缺水状况

南瓜牛奶果菜汁,抵抗肌肤老化

南瓜牛奶果菜汁,抵抗肌肤老化

木瓜玉米牛奶果汁,美肤丰胸,降脂减肥

木瓜玉米牛奶果汁,美肤丰胸,降脂减肥

芹菜香蕉酸奶汁,润肠清肠,减去腹部脂肪

芹菜香蕉酸奶汁,润肠清肠,减去腹部脂肪

直接以茶树品种命名的茶商品有哪些?

在乌龙茶的领域中,品种的特征与成茶的风味关系最为密切,因此乌龙茶的命名往往以茶树品种来命名。铁观音既是茶叶商品的名称,也是茶树品种的名称。

乌龙茶的采摘标准是什么?

开面采摘是乌龙茶(比如铁观音)的采摘标准,对茶青成熟度有一定的要求,卩当驻芽形成时,采摘驻芽梢开面的二、三叶或三、四叶,也叫“三叶开面采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