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> 茶道> 正文

宋代时日本是否也有“斗茶”?

文章作者:茶道常识发布时间:2019-02-05 18:40:01

荣西将茶种带回日本后,也将茶种送给了造访他的明惠上人,明惠将之播种在柵尾山,由于环境良好,茶叶品质优异,不久此处产的茶就被称为“本茶”,而其他地方产的茶则称为“非茶”。在这种背景下产生了“认识茶的异同”的比赛,而作为评定茶叶的标准就是梅尾茶,这种识别本茶与非茶的比赛即为斗茶。这时期日本斗茶从民间到幕府、朝廷、僧侣、神事人员都参加,每个月数次,从傍晚斗到天亮,持续十数小时的也有。到镰仓末期,茶成为赌博工具;到了室町时代更为流行,因此足利尊氏在建武三年(1336年)十一月颁布禁令禁止斗茶。


相关阅读

“茶到立夏一夜粗”是什么意思?

“茶过立夏一夜粗”这句说明茶叶适采季节的谚语流行于浙江等地。立夏以后,气温渐升,此时茶芽生长迅速,叶片渐渐老化。过了小满,春茶结束,茶芽已成老叶,如草一般失去价值。

有“看茶识茶”之说吗?

制茶时有所谓的“看茶制茶”之说,是指根据茶叶原料的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制作方法。识茶上亦有“看茶识茶”之说在市面上流通的成品茶有数百种,若将之转换成商品茶,就变成

为何说“不苦不涩不为茶”?

俗话说“不苦不涩不为茶”。茶叶的苦味物质主要有:咖啡碱、可可碱、茶叶碱、花青素类、茶叶皂苷、苦味氨基酸及部分黄烷醇类。涩味物质主要是多酚类,鲜叶中的多酚类含量占干物质的30%左右。

古人是如何品茶、鉴茶的?

古书中关于识茶讲述得颇为细致的要数陆羽的《茶经》和宋徽宗的《大观茶论》。陆羽《茶经·三之造》关于茶的识别的观点为:紧压茶从类似靴子的皱缩状到类似经霜荷叶的衰萎状,共八个等级。

茶汤所需要的浓度有一定标准吗?

所谓茶汤的适当浓度就是将该种茶的特性表现得最好的浓度,这其中尚包含其他欣赏的要素,但本节仅就浓度一项叙述之泡茶时若可溶物释出太少,我们称为太淡,喝来觉得水水的;

正确的养壶方法是怎样的?

茶道课上,老师说不能长时间把茶叶放在壶内,泡完茶后必须及时清理干净。但市场上一些茶叶店却把茶叶放在壶内好几天,甚至连盖子都粘上了,说是养壶。到底如何辨别对与错?

0.032303s